最新动态
联系方式

不要以为bvi是金融“法外之地”

    “离岸金融”一词常常与“避税”、“保密”乃至“洗钱”相关联。近年各国政府对税收、反腐的监管力度加强,是否使离岸金融中心的业务环境恶化?
 

    BVI House Asia负责人伊丽丝(Elise Donovan)以及BVI信托公司Coverdale的总经理克莱尔(Clair Abrehart)在论坛结束后共同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。基于亚太地区的旺盛需求,BVI于201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办事处,力图向亚洲各地尤其是中国内地延揽业务。
 

    伊丽丝称,BVI并非监管的空白地带,政府设有金融调查机构(Finance Investigation Agency),会收集各银行、信托公司上报的可疑交易信息。“好的监管有利于好的生意,我们1999年就引入了反洗钱法,先于很多国家。”她说。
 

    “说BVI是避税天堂,要看你怎么理解。我们是税收中性的地方,没有公司税,客户有机会作有效的税收规划。但我们还是建议客户按原属国的法律要求来纳税。”伊丽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。
 

    2014年末外媒报道称,香港渣打银行、汇丰银行出于反洗钱压力,对BVI公司的开户设置障碍,促使许多企业转向知名度较低的萨摩亚群岛、塞舌尔群岛设立离岸公司,BVI在中国企业中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80%跌至60%到65%。
 

    但由于BVI对客户信息保密,该数据真实性仍待推敲。克莱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金融危机后欧洲、美国需求疲弱,来自亚洲的客户一直在增长。“大概40%的BVI公司来自亚洲,以中国内地和香港为主。这只是估算值,因为数据没有公开。”
 

    尽管遭受种种压力,伊丽丝表示仍对BVI的吸引力有信心,“我们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事离岸金融服务业,在亚洲市场已经成为离岸金融的代名词。一说离岸公司,人们都会自动想到BVI。”
 

    从业历史悠久,除了名声外还有更显而易见的好处。“BVI注册公司的基础设施非常成熟,有广泛的专业人士网络。如果你想做投资或并购,在香港可以轻易找到熟悉BVI的律师。”伊丽丝说。
 

    克莱尔表示,BVI另一优势是其立法较为灵活,随市场需求而更新。“比如特别信托法案VISTA以及私人信托公司PTC,就是根据亚洲客户的需求而出台的。”
 

    据介绍,很多高净值人士在BVI注册公司来持有名下资产,且出于避税、代际传承等目的,还会把该公司的股权(连同名下诸多资产)交给专业信托公司。在英美法系下,公司股权需真实地转让给信托公司,由后者充当法律上的所有人。

上一篇:为了协助中国查税BVI欲撕避税天堂标签

下一篇:自2015年9月1日起bvi新商标法生效

相关新闻随机推荐